“我发现我们宿舍的一位同学最近有点焦虑,这几天好几次说自己数学基础差、学不好,感觉很焦急的样子。”
“没关系,我们先和她谈谈,这应该是心理老师说的入学焦虑的一种,我们先开导开导她。”
在经济管理学院24级新生班,班级心理委员徐明薪正在和宿舍长一起交流心理工作,制定与有焦虑苗头同学沟通的方案。“要做好共情”“咱们不能直接对她提要求,应该引导”等专业的话语从她口中说出,而她,担任班级心理委员才仅仅40余天。
“我从以前对心理工作的一无所知,到现在小有心得,主要是得益于学院开展的朋辈心理培训。”谈起自己心理知识的学习,徐明薪说道。
新生入校后,学生们逐渐熟悉,各班级评选出了心理委员、心理信息员,但这些“新兵”怎么快速熟悉并开展工作?日前,经济管理学院在双创中心会议厅组织开展2024年秋季朋辈心理辅导培训,24级所有新任心理委员、心理信息员共同参加培训,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韩凤师进行授课。
辅导培训过程中,韩凤师老师从什么是朋辈心理辅导、朋辈心理辅导的优势、做好心理工作的7大能力、心理工作8大原则、重点工作等方面,对全体新入职心理委员、心理信息员进行系统辅导,取得较好成效。“听了讲座,我们知道了自己的任务,也知道了下步应该怎么干”,参加讲座的同学们表示。
随后,学院趁热打铁,针对新生心理工作要求,进一步明确学院—班级—宿舍新生心理工作体系,明确心理委员、心理信息员工作职责,明确心理问题监控、心理危机处置等工作重点,明确日常交流、共情帮助等工作方法。这“四个明确”让新生心理工作更加顺畅、系统、有重点、可操作。
从一次讲座到明确职责,再到把握重点、形成体系,经济管理学院制度化、长效化的心理工作机制正在不断完善中,为下步心理工作更好开展夯实了基础。(通讯员:董连凯撰稿:钟仁强董连凯审核:谢慧)
